端午节将至,又到了五芳斋粽子飘香的时节。在浮躁的当下,粽子和汤圆、月饼一起,以传统的醇甜化解不可知的戾气,总令人不由自主怀念家乡、想念母亲,平添一份安稳和依靠。屈原故里的粽子自有醇香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红枣粽子、豆沙粽子,多为甜味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很多为咸味,其中以五芳斋粽子为代表。碧绿的箬竹叶还散发着山野的清香。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端午这一天,屈原是节日的主角,粽子是节日的主食,全世界华人都在为这位湖北秭归人过节。
中国屈原学会会员、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秦晓梅如此描述:吃着五芳斋粽子,唱着粽子歌,怀念一个人,从五月五到五月二十五,歌声悠扬,歌声忧伤“有棱有角,有心有肝,一身洁白,半世熬煎。”“青青的箬竹叶,包着洁白的糯米;洁白的糯米,包着红红的大枣。麻线缠裹,沸水蒸煮,一个粽子只用一张箬竹叶,尖尖翘翘,小巧玲珑,端上桌来,这就是秭归的五芳斋粽子。特别喜欢青碧碧的箬竹叶,它们通常长在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,山里人用箬竹叶编斗笠,雨点打在斗笠上,嘣嘣响,那感觉一直存在记忆里。”历史深处的粽子自有分量。2010年12月,在江西德安县一座宋代古墓里,发现墓主右手拿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,桃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。粽子长6厘米,宽3厘米,分别系于桃枝两边,外皮为粽叶,苎麻捆扎。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。